天问:火星探索

火星,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,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,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。因为它荧荧如火,位置、亮度时常变动让人无法捉摸, 古人称之为荧惑。其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覆盖。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,自转轴倾角、自转周期则与地球相近,但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。

  • 1960年10月,苏联发射“火星-1960A”探测器。虽然由于运载火箭故障没有成功,这次发射被看作是人类探测火星的开端。

  • 1964年11月,美国发射“水手4号”飞船,从距离火星1万公里处拍摄了21幅火星照片,发现火星上存在大量环形山。

  • 1972年美国“水手9号”飞船沿火星外层空间轨道飞行,成为火星的第一颗人造卫星,成功拍摄了火星全貌。

  • 1975年,美国“海盗1号”升空,于次年7月释放着陆器顺利降落至火星表面,并向地面传回彩色照片。

  •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,苏联实施了两次火星探测任务,其中“福布斯-1”任务失败,“福布斯-2”成功进入火星轨道,对火星开展了成像探测。

  • 1996年12月,美国发射“火星探路者”号,次年7月,其携带的着陆器顺利降落。。“索杰纳”号火星车开始漫游考察并发现远古水痕。

  • 2003年6月,欧洲航天局发射“火星快车”探测器,成功实现火星环绕,发现火星南极存在冰冻水。这是人类首次直接在火星表面发现水。

  • 2011年11月,美国发射“好奇”号火星车。2012年8月6日,“好奇”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着陆。

  • 2013年1月,印度发射“曼加里安”号火星探测器,实现印度首次火星环绕。

  • 2016年3月,俄欧合作的“火星生物学-2016”成功发射,但着陆模块由于计算失误而撞毁。

  • 2018年5月,美国“洞察号”携带了可深入星表下5米的钻头对火星进行深度钻岩,实现人类首次探究火星“内心深处”的奥秘。

  • 2020年7月23日,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“天问一号”成功发射,计划一次性完成绕、着、巡三项工作。同年,美国和阿联酋也分别发射“毅力号”和“希望号”飞向火星


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入轨,2021年2月10日成功被火星捕获,顺利进入环火轨道,为五月中下旬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着陆器与“祝融”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做准备。 “天问一号”火星探测任务是我国独立开展行星际探测的第一步,将通过一次发射实现对火星的“绕、着、巡”,即火星环绕、火星着陆、火面巡视。

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“祝融”,全称“祝融号”。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,三皇五帝时掌火之官。首辆火星车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,与我国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脉相承,例如:“嫦娥、墨子、悟空、北斗”等。以火神的名字命名中国第一辆火星车,是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跨时空融合,体现着航天人的科学梦想和浪漫情怀,彰显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。